台灣股市洞察:關稅期限、GDP預測、貨幣趨勢
目錄
您可能想知道
- 即將到來的關稅影響將如何影響台灣的經濟?
- 台灣第二季度GDP增長對未來增長的影響是什麼?
主要議題
隨著8月1日關稅期限迫近,台灣未解決的關稅問題引發的緊張氣氛加劇,市場觀察氣氛愈發濃厚。7月31日,台灣股市上漲80.8點,或0.34%,收在23542.52點,成交量達4001.43億美元。外資投入額外的871.4億美元,連續第二次買入,明顯增加了超過26000股的鴻海股票。
總主計處於7月31日宣布大幅上調台灣第二季度GDP增長預估至7.96%,較之前5月的預測高出2.73個百分點,創下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,主要因為*強勁的外部需求和穩健的私人投資*。值得注意的是,外部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了5.77個百分點。
來自特朗普政府的新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,而美元的持續升值影響了新台幣,新台幣貶值1.97分,收在29.916,連跌六日並接近30大關。台北及櫃檯交易外匯市場的總成交量放大至235.05億美元。
7月31日,行政院的貿易談判團隊表示,台灣與美國已完成關稅談判的技術性磋商,待美方內部決策儲策儲局主席執行,更指出,對於媒體的關注,兆豐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表示「30%的關稅可能不是一個壞結果!」他以日本和韓國為例,稱15%的優惠稅率是以重大投資以及對美國市場開放為代價取得的。
全球IC封裝及測試領導者日月光科技於7月31日舉行發布會。營運長吳田瑜指出,第三季度的先進測試業務呈現上升趨勢,受益於AI及HPC應用,尤其是FT, SLT和Burn-in的投資帶動。他們預期測試服務的增長率將以兩倍於封裝的速度增長。
同時,台達電子於7月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。董事長鄭平預計下半年的表現優於上半年,AI伺服器電源和冷卻產品仍然是主要的增長驅動因素。這些產品現在占他們業務的27%,預期將會增加。
關鍵洞察表
方面 | 描述 |
---|---|
關稅壓力 | 未解決的美台協議中,未決的關稅率造成壓力。 |
GDP 激增 | 修正後的GDP增長達7.96%,自2021年以來最高,受到外部需求推動。 |
隨後...
展望未來,探索 AI及新興科技的影響 對於經濟趨勢和市場動態是至關重要的。隨著台灣適應全球貿易模式的變化,對技術的戰略投資可能會形塑該島的經濟韌性及增長前景。發展長期經濟穩定的可持續解決方案仍是未來政策框架的重要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