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股市展望:走勢轉變與變革
前言
於4月28日,台灣股市在上週上漲477點之後似乎有望迎來上升趨勢。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關稅立場顯得較為溫和的影響下,市場焦慮有所緩和,儘管前方可能還會有混亂的訊息,但展望仍然樂觀。隨著全球市場反彈,台灣的表現稍顯落後,提供了追趕的機會。然而,由於許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以及勞動節假期的停市,仍需謹慎看待波動。
懶人包
重點摘要:廣達從製造業轉型至自主研發,提升國際存在。航運指數下跌,中美貨運量下降40%。
主體內容
廣達 (2382-TW) 在董事長林百里領導下,迎來37週年之際正進行重大轉型。公司正在人工智慧快速增長的第二階段,推出NVIDIA (NVDA-US) 的GB200和GB300。廣達正從傳統製造業轉向自主研發,目標是拓展全球足跡。
同時,上海綜合運價指數 (SCFI) 顯示持續下滑,利率下降22.74點至1347.84,減少1.66%。這反映出中美貨運量大幅減少40%,使市場情緒謹慎。
此外,長榮海運 (2603-TW) 儘管承認2023年展望存在挑戰,尤其是跨太平洋航線,但仍保持樂觀。公司與北美主要零售商簽訂長期合約,執行長強調'謹慎樂觀'的態度,預計在4月底完成與小型客戶簽約。
集成電路測試領導者京元電子 (2449-TW) 預測收入將大幅增長,並將擴大全球生產基地,目標實現'T+1'佈局以多樣化供應鏈點。
經濟部推出措施打擊產地欺詐,要求向美國出口台灣製造的商品需自2023年5月7日起提供產地證明。
關鍵見解表
方面 | 描述 |
---|---|
廣達的轉型 | 從製造業轉向研發,以增強國際影響力。 |
航運下降 | 由於中美運輸量下降40%,SCFI下降。 |
最後編輯時間:2025/4/28
#長榮海#輝達#關稅